维扬冬末寄幕中二从事
王建〔唐代〕
江上数株桑枣树,自从离乱更荒凉。
那堪旅馆经残腊,只把空书寄故乡。
典尽客衣三尺雪,炼精诗句一头霜。
故人多在芙蓉幕,应笑孜孜道未光。
注释
离乱:变乱。常指战乱。《晋书·刑法志》:“是时承离乱之后,法网弛纵,罪名既轻,无以惩肃。”唐李益《喜见外弟又言别》诗:“十年离乱后,长大一相逢。”一本作“乱离”。明屠隆《彩毫记·难中相会》:“宁为太平犬,莫作离乱人。”陈毅《冬夜杂咏·吾读》:“干戈离乱中,忧国忧民泪。”
那堪:怎堪;怎能禁受。唐李端《溪行遇雨寄柳中庸》诗:“那堪两处宿,共听一声猿。”宋张先《青门引·春思》词:“那堪更被明月,隔墙送过秋千影!”明韩洽《铁马》诗:“那堪檐宇下,又作战场声。”
残腊:亦作“残臈”。农历年底。唐李频《湘口送友人》诗:“零落梅花过残腊,故园归去又新年。”宋苏轼《与程正辅提刑书》之二三
简析
《维扬冬末寄幕中二从事》是一首七言律诗。诗的首联以江上桑枣树的荒凉景象,象征性地反映了诗人因离乱而漂泊、生活境遇的艰难与荒凉;颔联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;颈联说为了生计,不惜典当衣物以度日,而他在寒冷的冬夜中苦思冥想;尾联是自嘲与无奈之语。这首诗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离乱时期的生活境遇与心境,传达出对过往的感慨、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未来的期许。
王建
王建(768年—835年),字仲初,颍川(今河南许昌)人,唐朝诗人。出身寒微,一生潦倒。曾一度从军,约46岁始入仕,曾任昭应县丞、太常寺丞等职。后出为陕州司马,世称王司马。与张籍友善,乐府与张齐名,世称张王乐府。 411篇诗文 347条名句
月下独酌四首
李白〔唐代〕
花间一壶酒,独酌无相亲。
举杯邀明月,对影成三人。
月既不解饮,影徒随我身。
暂伴月将影,行乐须及春。
我歌月徘徊,我舞影零乱。
醒时相交欢,醉后各分散。(相交欢 一作:同交欢)
永结无情游,相期邈云汉。
天若不爱酒,酒星不在天。
地若不爱酒,地应无酒泉。
天地既爱酒,爱酒不愧天。
已闻清比圣,复道浊如贤。
贤圣既已饮,何必求神仙。
三杯通大道,一斗合自然。
但得酒中趣,勿为醒者传。
三月咸阳城,千花昼如锦。
谁能春独愁,对此径须饮。
穷通与修短,造化夙所禀。
一樽齐死生,万事固难审。
醉后失天地,兀然就孤枕。
不知有吾身,此乐最为甚。
穷愁千万端,美酒三百杯。
愁多酒虽少,酒倾愁不来。
所以知酒圣,酒酣心自开。
辞粟卧首阳,屡空饥颜回。
当代不乐饮,虚名安用哉。
蟹螯即金液,糟丘是蓬莱。
且须饮美酒,乘月醉高台。